附注為目標公司鄰近商情,不代表者本司看法,如有須要商品,請聯(lián)絡他們18013285678
PUR的代表者民營企業(yè)是英國Bb3,Weldbond尼爾邦,HenkelCoole,和亞洲地區(qū)許多民營企業(yè)。
泡棉膠的代表者民營企業(yè)是TESA德莎,3M, Sekisui路面,NITTO日東,Anyone之類。
附注單純概括了呵呵三種計劃的對照:
從成分來看,PUR是聚氨酯膠水,點膠后和潮氣反應,固化交聯(lián),偏向于化學的反應,而泡棉膠是比較接近物理的浸潤,當然也有一些化學的工作機理,另外泡棉膠的核心很大一部分取決于泡棉的性能。一般是PE泡棉雙面涂膠或者有PET基材上面進行PU膠的發(fā)泡,再雙面涂膠,再或者特別一點的就像3M的VHB刀片,用丙烯酸發(fā)泡材料為基材。
從成本來看,PUR是有優(yōu)勢的,泡棉膠由于泡棉技術的原因,好的泡棉不多,導致成本較貴,再加上有模切商的成本和利潤,所以對智能手機廠商來說,泡棉膠會貴一點。
從粘性來看,智能手機的組裝廠會對成膜力進行測試,一般是用頂推力測試或者用吸盤拉拔測試,泡棉膠的規(guī)格是50N左右,而PUR膠水可以到70N,甚至90N,所以如果是窄前面板的屏的話,肯定就用膠水了。
從膠粘的寬度來看,因為膠水的粘性高,所以可以點的很窄,一般德莎刀片0.5-0.8mm,當然也可以更窄,前提是中框的結構設計的要好一點,和工藝控制的穩(wěn)定性要好一點,刀片的話,由于本身粘性問題,再加上模切的精度問題,做到0.8-1.0mm就已經(jīng)很不錯了。
從工藝和Cycle time來看,膠水要點膠和保壓,特別是保壓,將時間延長了比較久,而刀片就很單純的撕膜,幾秒的熱壓,相對就單純一點,流水線作業(yè)非???,工藝的變異因素較少。
從設備來看,膠水須要搭配點膠機,這個費用遠比刀片貼合須要的設備貴,而且點膠設備須要有一定技術的人員設定點膠路徑等,同時平時要做好針頭的管控,另外設備溫度不可以有大的波動,否則要么膠量異常,要么膠管爆裂,這個就比較麻煩一點,而刀片相對單純一點,操作空間大一點。
從環(huán)保來看,基本上都滿足要求,不管是工藝狀況或者材料本身的成分,都滿足行業(yè)要求。
從返工來看,因為膠的粘性比較高,所以針對觸摸屏的GFF/GF等用OCA成膜的薄膜電容式的外殼,拉掉殘膠的時候,PUR的膠會帶起觸摸屏上的薄膜層,所以相對返工良率有些限制。
從商品的耐溫的性能來看,都滿足行業(yè)的要求,低溫在零下德莎刀片40,耐高溫的話,長期在80-90度,短期110-120左右,可能丙烯酸稍微好一點點,基本上差不多。
防水防塵的話,基本上都滿足IPX67的要求,一般行業(yè)是這個要求,現(xiàn)在有的項目可能要求IPX68了,幾乎完全防水了,這個膠水應該會好一點,當然達到這個要求,須要其他工藝的配合,PCB板上都須要有防水處理。
防汗液的話,這個要求還算比較高,尤其是對刀片民營企業(yè)。終端客戶會配置一些角鯊烯溶液,模擬人體手上的汗,對刀片的成膜效果進行測試,這個膠水相對會好一點。
對商品進行滾筒試驗和跌落試驗,也是常用的測試方面,一般能進到資源池里面的廠家,也都可以滿足要求。
以上就是對三種計劃的一個籠統(tǒng)的對照,水平有限,可能還有許多描述不完善的地方,敬請諒解。
從PUR膠水來看,我個人覺得亞洲地區(qū)的許多廠商都有不俗的實力,經(jīng)過一段時間的改善提升,商品的細節(jié)優(yōu)化,應該亞洲地區(qū)和國外的差異也就不大了。當然亞洲地區(qū)技術一旦成熟,那么這個商品就是面臨殺價競爭,搞得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。我覺得這個商品的核心在于兩點,一是配方的靈活調(diào)節(jié)能滿足各類客戶的差異化需求,另外一個是否廠家能夠穩(wěn)定的生產(chǎn)出品質(zhì)一致的膠水。
本文非原創(chuàng),不代表者本司看法,如有侵權,請聯(lián)絡刪除